返回顶部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部门动态

县残联:三举措做优辅具配送工作 让残疾人畅享品质生活

近年来,县残联坚持以残疾人需求为导向,通过政策宣传、精准评估适配、服务升级等举措,扎实推进残疾人辅助器具评估适配发送工作,切实提升残疾人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政策宣传全覆盖,需求摸排精准化。结合动态数据更新,构建多层次政策宣传体系。依托乡镇(街道)残联、村(社区)专职委员及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对残疾人辅具需求开展“地毯式”摸排。针对行动不便的重度残疾人,创新采用“集中评估+入户评估”双模式,2025年累计已完成116名残疾人的专业适配评估,确保评估结果与实际需求高度匹配。

同时,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普及辅具补贴政策,利用“互联网+辅助器具”服务平台——陕西省辅助器具适配综合服务平台,提升政策知晓率,2024年线上辅具适配服务完成率达100%。

群众反馈显实效,服务质效再升级。辅具适配工作以群众满意度为“标尺”。许多残疾人及其家属对县残联开展的辅助器具适配评估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一位接受评估的残疾人表示:“以前我不知道自己适合什么样的辅助器具,现在有了专业人员的评估和指导,我终于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轮椅,出行方便多了。”

在年初开展的入户回访中,残疾人及家属普遍反映辅具适配显著改善了生活便利性。一位受助家属表示:“残联适配的护理床解决了我们的大难题!”。

线上服务破壁垒,“智慧残联”惠民生。为破解传统服务覆盖窄、周期长等难题,县残联积极推广“互联网+辅具适配”模式。通过手机APP平台,残疾人可自主完成辅具申请,待专业评估公司评估后,即可选择最适合的辅具产品,之后耐心等待快递到家。针对特殊需求群体,还支持上门数据采集和个性化定制,如假肢、轮椅等辅具的精准适配,有效缩短服务半径,打通“最后一公里”。2024年全县注册陕西省辅助器具适配综合服务平台用户近千人,线上辅具订单384件,补贴金额超16万元,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下一步,县残联将持续深化“精准化+智慧化”服务模式,扩大线上平台覆盖范围,优化动态申配机制,避免“需求跨年待办”问题。同时,加强乡镇(街道)残联、村(社区)专职委员及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辅具APP使用培训和辅具维护服务,推动残疾人辅具适配从“基础保障”向“品质提升”迈进,助力残疾人融入社会、共享发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