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至7月11日,镇巴县遭遇持续降雨及短时强降雨,导致土壤含水量达到极度饱和状态,地质灾害潜在风险概率急剧攀升,由于雨后3至5天是地质灾害高发期,为切实防范地质灾害滞后性带来的危害,县自然资源局按照市自然资源局及县委、县政府关于做好地质灾害防范排查工作的相关指示要求,及时下发通知,组织平战技术支撑单位与生态修复中心工作人员深入一线指导各镇(办)及行业部门扎实开展雨后地灾隐患专项排查。
排查过程中,技术支撑组严格按照《汉中市地质灾害巡查排查工作指引》,协助指导全县20个镇(办)镇、村干部,自然资源所及相关单位,对在册隐患点和风险区展开全面细致核查。此次排查重点涵盖预警区域、移民安置点及医院等人口密集区域,同时将在建工程、旅游景点、切坡建房等重点区域纳入严密排查范围。此外,还对已治理工程开展回头看专项排查,仔细检查已治理工程是否出现开裂、变形、位移以及截排水工程是否堵塞等问题。技术单位运用无人机巡飞监测地面排查难达区域,对不稳定隐患点周边、高危山体以及重点防控区域进行全面勘察,精准研判风险,确保排查不遗漏任何一处风险隐患。各行业部门也对各自领域的地质灾害进行了认真排查,自然资源局对排查上报的隐患,立即派遣技术团队前往现场开展调查和处置,提出科学防范应对措施,形成了部门联动、齐抓共管、协同作战的良好局面。
为期5天的排查工作于7月16日全面结束,自然资源局及时汇总排查台账,对排查出的新隐患落实落细监管责任。本轮降雨期间,技术单位共开展地质灾害隐患调查10处,将调查出属于行业部门监管的7处隐患点,县自然资源局及时下发移交函全部移交落实监测责任。此次排查,进一步掌握了隐患底数,有效降低了突发地质灾害带来的危害,为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奠定了坚实基础。
排查期间,局主要领导亲自带队督导,并对不稳定隐患点逐点实地查看,与技术人员共同研判隐患发展趋势,并制定切实可行的防范应对措施,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保障排查工作取得实效。
下一步,自然资源局将持续推进“三查”工作常态化,加强与行业部门及镇(办)联动协作,凝聚各方力量,共同打好汛期地质灾害防治攻坚战,全力守护好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