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媒体关注

【陕西日报】脱贫路上党旗红

前些年,镇巴县赤南镇党员冯涛,眼见着移民搬迁点在家门口建成投用,大量农村劳动力闲置在家,他打算在长滩社区张家坝成立一个手工制作公司。

“但工作刚一开始就遇到了征地和建厂选址的麻烦,我当时一筹莫展。”911日,冯涛说,“多亏了镇党委、政府和长滩社区党支部,了解情况后,他们主动找我,帮我选址、征地、建厂。”

在镇村党组织的支持下,20181月,冯涛完成了镇巴县妙艺手工制作有限公司的组建并试运行。20185月,借助苏陕协作战略机遇,他的公司与江苏省南通睿博电器有限公司达成协议并建成镇巴县第一个社区工厂。两年来为赤南镇200名贫困劳动力解决就业,来这里上班的贫困群众年均收入在1万元至3万元。

赤南镇位于镇巴县城西南,面积126平方公里,人口1.6万。作为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地区和深度贫困地区,赤南镇坚持“生态立镇、党建强镇、产业兴镇”思路定位,大力实施易地移民搬迁、产业扶贫、就业扶贫等民生工程。全镇贫困人口由2016年的13404615人,减少到2020年的4064人,贫困发生率由26%下降到0.42%

“必须把农村基层党组织这个战斗堡垒建好建强,引导群众稳就业、有产业、能增收,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赤南镇党委书记毛忠诚说。

赤南镇梅坡村返乡致富带头人王永红,2017年成立红娃农牧公司,带领村民利用当地丰富的山地资源建成高标准李子园1300多亩,加入企业的农民有98262人,户均增收5000元左右。去年,王永红主动向党组织靠拢,递交入党申请书后已顺利成为一名预备党员。在王永红的带领下,现年57岁的刘世宣放弃了外出务工的机会,他和妻子等30多名贫困劳动力在李子园务工,每年收入达到4万多元。

“我们之前在外面务工,照顾不了家里。现在永红在家乡建起了这片李子园,让我们获得了稳定的就业机会。”刘世宣说。

为激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赤南镇党委探索建立组织引领、党员示范、政策扶持“3+”模式,通过建立合作社吸纳贫困户、流转土地挣租金、参股分红变股东等形式,带动贫困户主动参与到产业发展中。

庙子坝村党员毛万兵在外打拼多年,事业有成,回乡后创建桂绅缘茯苓种植有限责任公司,在长滩社区、庙子坝村、梅坡村先后种植天麻380亩,带贫121户,户均增收3000元左右。他说:“基地通过‘党员+合作社(公司)+贫困户’模式,使贫困户实现‘拿租金、挣薪金、分股金’三种方式增收,与贫困户建立起长效利益联结机制,企业实现了生产发展,贫困户实现了脱贫增收。”

近年来,镇巴县赤南镇全面推行村党支部、村委会、村集体经济组织“三位一体”村级治理架构和以村党组织为核心、农村党员为骨干的“一核多元、融合发展”聚能攻坚组织体系,吸纳致富能手、农村党员到村委会任职,支持、引导村党组织和党员带头创办各类农村经营主体,广大党员干部起到了“领头雁”作用。

截至目前,赤南镇共发展带贫合作社(公司)33个,1340户贫困群众在党的领导下实现了产业全覆盖;同时,夯实各级驻村帮扶工作,下派党员到村任第一书记,并将党组织关系转入所在村党支部,形成了县、镇、村和县直部门党组(党委)书记、驻村第一书记5个层面书记联手抓脱贫攻坚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