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媒体关注

【汉中日报】镇巴:与文化生态共鸣共生 与城市产业共育共创

八月初的镇巴大地夏意正浓、万物荣华。魔芋遍山、茶园连岭、稻浪飘香,绿水青山中尽显美丽生态画卷。习近平总书记来汉考察重要指示精神走进班城百姓家,总书记的殷切期许、关怀厚爱,让镇巴干部群众深受鼓舞,紧跟领路人、奋进新征程的信心和决心更加坚定。

培育“三乡文化”,优秀文化传承史风韵流淌

苗乡刺绣传承人贺小绒指尖捻线,巧手翻飞间栩栩如生的繁花跃然绣布上,勾勒出一幅锦绣山川;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渔鼓传承人刘光朗,把源于泥土和汗水的情感,变成音符、艺术和文化,一曲渔鼓,一首民歌,忧愁全无;赤南镇青鹤观遗址山脊青松成林,蔚为壮观,川陕红军的奋斗热血洒向千峰;镇巴县博物馆,陈列的展品和照片见证镇巴变迁,承载历史足迹,于方寸间览千年沧海桑田。镇巴如温暖的摇篮,孕育了镇巴剪纸、镇巴渔鼓、镇巴民歌等非遗文化,承养着中国最北苗民聚居地的独特苗俗风情,留存有核桃树、青鹤观、川陕红色交通线黎坝交通站旧址等革命遗址……

镇巴县立足文化名县定位,实施文化强县战略,用好“全国文化先进县”“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两大名片,用实民歌之乡、红军之乡、苗民之乡“三乡”特色,用活世界天坑、生态美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镇巴民歌和省级非遗渔鼓等自然、文化资源优势,用足以“月月喜相逢”品牌为代表的群众文化基础和以全国文化先进单位镇巴县文工团演艺公司为代表的文化事业基础,创新思路、多措并举、努力作为,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做强文化产品、优化文化服务、提升文化附加值,文化产业呈现出发展更快、路子更广、格局更新的良好势头。

坚持绿色循环,生态保护成绩单引人瞩目

炎炎夏日,走进镇巴县,河水清澈纯净,凉风扑面而来,在青山绿水间流连忘返,尽享山城的闲适与安逸。这个被称为“天然氧吧”的县城,同时也属“秦巴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和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重要水源涵养地,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常年保持在350天以上,出境水质稳定在Ⅱ类标准以上。

近年来,镇巴县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决落实党中央和省市生态环境保护重大决策部署,立足“生态经济示范县”战略定位,深入践行“两山”理念,推进绿色循环,狠抓巴山生态保护、综合治理、督查整改、执法监管、宣传教育等重点工作,打响“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协同推进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2015年被命名为全国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2022年成功创建为全国第六批、全省首批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连续12年通过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考核。当好巴山生态卫士、守护镇巴绿水青山,镇巴的美丽更具韵味、绿色更加浓郁。

“4+X”产业体系,群众增收数据链光彩夺目

一方水土富养一方人,镇巴县围绕生态建产业,产业优生态的思路,持续巩固发展壮大以茶叶、畜牧、魔芋、中药材为主导,蚕桑等特色产业为补充的“4+X”产业体系,走好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子。

“云居镇巴·茶栖小镇”——镇巴县兴隆镇紧紧围绕“茶”的康养、生态、经济、文化等属性,以富硒茶山为核心旅游资源,打造形成陕南茶文化特色旅游体验地,真正实现了“一片叶子,成就一个产业,富裕一方百姓”;“林+药”“粮+药”镇巴县长岭镇结合自然禀赋和生态资源优势,开展中药材林下生态种植,域内荒山、林地资源得到有效利用;“桑、蚕、丝、绸”重点产业链环节提质升级,立足蚕桑产业优生区的地理优势,镇巴县巴山镇开展智能化小蚕共育室建设和管理建设,推动蚕桑产业向集约化、标准化、科学化的方向发展,确保蚕茧稳产高产,全县发展蚕桑企业56家,年最高养蚕量10000张,产茧450吨。

主导+特色产业发展之路越走越宽,农民的粮袋子越来越满,钱袋子越来越鼓,脸上的笑容越来越灿烂,共享促农增收的成果越来越丰硕。今年上半年,全县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8666.33元,同比增长15.66%,高于全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7.66个百分点,高于全省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增速1.64个百分点。

涵养山水镇巴,城市景观带建设如诗如画

清风扶细柳,烟霞笼樱花,行道树倒影在泾洋河粼粼波光上,点缀在鳞次栉比的楼厦间,辉映着满目一新的镇巴街景,山水相照如诗如画。镇巴县坚持与山水共依存的家园建设理念,抓牢蓝图,做好城市规划,进一步汇聚城市整合力。依托本地“一水穿城、两山排闼”的地理格局,镇巴县形成“百水绕城、千渠入院、万水润绿”的城市景观格局。在城市产业发展上拓展产业空间,夯实产城融合发展的物质基础,发展成效不断显现,做实功能配套,提升城市承载力。坚持进行老旧小区改造工程,推进地下管线工程,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加大建设力度,转变管理方式,创新城市服务理念。镇巴县推动“产城人”和谐,“居业游”共进,努力建设环境优美、绿色低碳、宜居宜游的生态城市,为城市发展和开拓创新注入新内涵、贡献新智慧。

茫茫九脉流中国,纵横当有凌云笔。镇巴县将继续守护传统文脉,盘活“三乡文化”,守牢生态保护底线红线,筑牢绿色生态安全屏障,绘就城市发展蓝图,打开城市升级改造新格局,持续促进群众增收致富,努力实现县域经济绿色崛起。全县各级将以感恩之心、赶超之志在建设“五个镇巴”和生态经济示范县的道路上阔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