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媒体关注

【汉中日报】镇巴赋能国企党建业务双融互促

近年来,镇巴县持续深化“123”党建模式,通过夯实组织基础、优化载体设计、提升融合效能,推动国企党建工作水平提质增效,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坚持“党建引领”一条主线,为高质量发展赋能。严格执行“第一议题”制度,今年以来,全县国企党组织开展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60次,专题研讨46次、集中培训50次、讲授专题党课27次。按照标准促进国企单位党员活动阵地提标升级,配齐配强党务干部,加强阵地规范建设,提升国企党建工作质效。落实“三重一大”决策程序,制定党委前置研究重大经营管理事项清单,明晰权责界限,确保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为企业航向注入坚定政治灵魂。今年以来,该县国企单位共召开党委会63次,党支部会议47次,涉及党委前置研究讨论重大经营管理事项68项。

搭建“两个平台”,激活党员履职“动力源”。建强“党员示范岗”,按照“业务骨干带头、关键岗位覆盖”原则,在基层一线、服务窗口等领域设立“党员先锋岗”“党员突击队”,紧扣抗旱节水、防汛救灾工作,组织动员党员干部在一线当先锋、打头阵。国网镇巴分公司组建党员突击队2支、17支供电所服务队小队对全县线路巡视排查。县农商行党委制定党业融合清单,建立12个党员责任区、20个党员示范岗、18个红旗攻坚队、22个红马甲志愿服务队在服务乡村振兴、支持小微企业中有效发挥“两个作用”。县邮政分公司设立党员先锋岗5个,聚焦中秋、国庆“双节”节点,联合县人社局开展“家乡情邮·家乡寄递”活动,免费为1500余名镇巴籍在外务工人员寄递月饼、魔芋粉等家乡特产礼品。

划分“党员责任区”,根据国企业务板块和生产布局,划分涵盖安全生产、设备检修、客户服务等领域的党员责任区35个,实行“区域定格、人员定责”网格化管理。责任区党员牵头落实安全制度15个、排查设备隐患81件、解决群众诉求262件。国网镇巴分公司累计完成设备检修30余次,解决职工及服务对象“急难愁盼”问题50余件。县邮政公司以党员责任区为抓手,全力推进三级物流体系建设,160个村级自提点实现偏远村落全覆盖。

深化“三个融合”,构建党建业务“共同体”。“党建+品牌”赋能路径,按照“一企业一品牌、一支部一特色”思路,培育打造国企党建特色品牌矩阵。农商银行党委构建“农信党旗红”品牌,开设春耕信贷绿色通道,发放春耕贷款4660万元。县邮政公司党支部牵头建立农特产品溯源体系,联合兴隆镇茅坪村打造“邮政助农示范点”,通过该品牌寄递腊肉、茶叶等特产2.6万件。国网镇巴分公司打造“供电不间断,用户无感知”服务品牌,创新“柔性不停电催费”和“零催费停电”模式,彰显电力服务品牌温度。

“党建+产业”协同机制,推动国企党组织与帮扶包联村开展组织联建,建立资源联享、发展联促、党员联动机制,将党的组织优势融入产业链建设。县邮政分公司与三元镇太坪村党支部通过“链上党建”合作,及时跟进雪莲果、蜂蜜产业销售,保障产业发展需求,实现党建引领下的互利共赢。县农商行党委充分发挥资源优势,选派骨干担任赤南镇月日坪村驻村第一书记,通过发展黑木耳产业实现消费帮扶16.8万元,同时创新落地首笔“稻鱼贷”“诚税贷”,为新型农业主体及小微企业提供精准信贷支持,以实干助力乡村振兴。县国网镇巴分公司党委带领46名党员攻坚电网升级,实施23个台区685户低电压治理,彻底解决用户用电难题,将党建“软实力”转化为发展“硬保障”。

“党建+人才”夯实发展根基,实施“双培工程”,把党员培养成业务骨干、把骨干培养成党员。全年发展生产一线党员8名,培育党员骨干9名,全县引进专业人才17名。县邮政分公司党支部选派8名党建指导员进驻无党员网点,推动党建工作与人才培养深度融合。开展“快递行业大比拼”“金融知识专题培训”技能提升活动3场,5名党员先锋岗成员主动结对,手把手指导12名新员工熟悉业务流程,助力新员工快速胜任岗位、独立开展工作。国网镇巴分公司党委在“零点作业”等现场开展师徒带教,组织青年员工观摩标准化作业流程。通过“三亮三比”“双亮双创”活动锤炼技能,以3个党员岗区队为载体,推动骨干党员与青年职工结对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