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产业先行。新年伊始,巴山镇以大力培育主导产业、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为抓手,以实现强农业、美农村、富农民为目标,紧密筹备,狠抓落实,确保全年产业发展开好头、起好步。
因地制宜定基调。发展产业,是带动百姓致富的根本之策,而选准产业,至关重要。蚕桑产业作为巴山镇的主导产业,在脱贫攻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产业基础雄厚、发展潜力巨大、联农带农效果良好。近两年,受市场价格、政策扶持力度等因素影响,部分经营主体发展信心不足,导致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巴山镇党委政府立足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将“产业提质增效、农民增产增收”作为工作出发点,坚定不移把培育壮大蚕桑产业作为乡村产业振兴关键举措,加大扶持力度,力争实现一个产业助脱贫,一片桑叶富家乡。
靶向发力破难题。为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重塑企业发展信心。巴山镇按照强化龙头带动、重点帮扶弱小的思路,分别选取了宝山村、鹿池村两个基础设施完善、发展基础良好的村集体和栗子垭村、松树村两个产业基础薄弱、缺乏带动企业的村集体重点进行帮扶,以村集体为项目实施主体,积极争取中省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为确保项目顺利落地,邀请蚕技站派驻专业技术人员,就桑树品种选择、桑园规划、桑苗栽植、蚕室建设等方面,到村实地进行指导,确保项目实施过程规范,降低养殖失败风险。2025年预计实施提前批次村集体蚕桑产业发展项目4个,建设密植桑园400亩、购买木板方格蔟4000片、改建蚕室500平方米。项目完工后由村集体直接经营,通过收益分红、劳务用工等方式带动群众增收。
转型升级添动力。为助力蚕桑产业转型升级,巴山镇紧抓科技与创新,引进生产新装备、新技术和新模式,培育蚕桑发展新理念。从经营主体“小而散”到“化零为整”的规模化养殖,从蚕茧烘干房到小蚕共育室,从建设桑叶储存气调库到引进智能悬臂大蚕养殖设备,巴山镇创新性地推行小蚕共育智能化,大蚕饲养省力化,不断培育蚕桑产业新质生产力,推动蚕桑产业朝着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方向一步步迈进。
下一步,巴山镇将坚持把产业兴旺作为乡村振兴的首要条件和根本路径,按照“选准一个产业、依托一个龙头、打造一村一品”的思路,紧紧围绕种植、养殖、食用菌等特色产业发展,谋深产业发展路径,做实产业发展文章,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