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盐场镇以“群众会+”模式为抓手,在全镇范围内掀起一场接地气、聚民心的基层治理实践。通过创新形式、丰富内涵,将群众会打造成为政策宣讲的“扩音器”、民生诉求的“直通车”、文明乡风的“播种机”、平安建设的“减压阀”,构建起新时代党群干群关系的“连心桥”。
当好政策“传声筒”,变“书面语”为“家常话”
“建房要审批,防火莫侥幸”“养老诈骗花样多,陌生链接切莫点”在各村(社区)的院坝会上,镇村干部化身“草根讲师”,用方言俗语解读森林防火、耕地保护、医保社保等惠民政策。针对群众关心的耕地补贴发放、危房改造等问题,现场建立“问题台账”,以“政策解读+案例剖析”的方式答疑解惑,确保党的声音传遍千家万户。截至目前,累计开展专题宣讲32场次,发放《安全防范》口袋书480余册,化解政策疑虑120余项。
架起干群“连心桥”,变“你和我”为“我们”
“我们组灌溉水渠年久失修”“村口路灯坏了影响出行”在“群众点单、支部接单”工作机制下,各村(社区)将议事协商搬到田间地头。通过“板凳会”“夜话会”等形式,收集民生诉求120余条,现场解决垃圾清运、道路硬化等急难愁盼问题80余件。创新推行“积分制管理”,将群众参与公共事务情况纳入道德评议会考核,形成“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的自治格局。
引领文明“新风尚”,变“旧习俗”为“新风尚”
“红白喜事要从简,厚养薄葬树新风”“门前屋后三包干,美丽家园共创建”在各村(社区)党员干部带头签订《移风易俗承诺书》,通过通俗易懂的话语宣传村规民约。建立“红黑榜”公示制度,每月评比“文明家庭”“最美庭院”,曝光陈规陋习典型案例。如今,“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孝老爱亲”已成为村民自觉行动。
筑牢平安“防护网”,变“小调解”为“大和谐”
针对山林权属纠纷、邻里矛盾等突出问题,盐场镇创新“三步调解法”:支部书记牵头“问诊”、法律明白人全程“把脉”、乡贤能人协同“开方”。在群众会上设立“法治诊所”,通过以案释法讲解土地承包、劳动争议等法律知识。今年以来,成功化解历史积案1起,实现“小事不出格、矛盾不上交”的治理目标。
开好群众会是做好基层工作的关键一招。要坚持“身”入一线、“心”入群众,架起干部与群众之间的“连心桥”,凝聚带领群众干事创业的澎湃力量,让干群关系更加融洽。盐场将继续以“群众会”为载体,以基层党建为引领,紧贴民心、尊重民意、集中民智、汇聚民力,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定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形成推动发展的强大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