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办事要跑好几趟,现在村干部主动上门帮着办,既省心又放心!”在巴山镇栗子垭村,村民王大爷拿着刚办好的养老认证手续,对镇村干部的作风转变连连称赞。这一变化,正是巴山镇深入推进清廉镇巴建设、狠抓作风能力提升的生动缩影。
作为基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巴山镇始终把清廉建设与作风能力提升同乡村振兴、民生服务、基层治理深度融合,以“三个聚焦”筑牢廉洁防线、锻造过硬队伍。
聚焦“小微权力”规范,筑牢清廉根基。针对群众关切的村级财务、集体资产、惠民政策落实等领域,镇党委牵头制定《巴山镇村级“小微权力”运行清单》,明确“三资”管理、低保评议、项目招标等15项权力的操作流程和监督机制。通过“村事民议、村务公开”平台,每月公示村级收支、惠民资金发放等信息,邀请党员代表、村民监督员参与监督,让“小微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从源头杜绝“微腐败”。
聚焦作风问题整治,锤炼实干队伍。以“作风建设提升月”为抓手,镇纪委采取“日常督查+专项检查”模式,重点整治干部“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和“门好进、脸好看、事难办”等问题。同时,开展“干部下沉办实事”行动,组织镇村干部包村联户,每月至少4次深入田间地头、农户家中,解决群众反映的饮水安全、道路维修、产业发展等难题。今年以来,累计为群众办实事200余件,化解矛盾纠纷30余起,干部干事创业的主动性和实效性显著提升。
聚焦廉洁文化浸润,涵养清风正气。依托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村文化广场等阵地,打造“廉洁文化角”“清风长廊”,通过悬挂廉洁标语、播放廉洁短视频等形式,让廉洁文化融入群众日常生活。严格落实“三务”公开制度和“小微权力”清单,规范干部行为,持续增强基层党组织公信力。营造“干部廉洁、群众认可、社会清朗”的良好氛围。
清风劲吹千帆起,作风转变惠民生。如今的巴山镇,清廉之风已成为乡村振兴的“新风尚”,实干担当成为干部队伍的“主旋律”;下一步,巴山镇将持续以清廉建设为抓手,以作风能力提升为突破,把廉洁基因融入基层治理各环节,用干部的“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为清廉镇巴建设贡献巴山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