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风建设是基层党建的永恒课题。巴庙镇机关党支部紧扣新时代党建工作要求,以强化干部队伍建设为抓手,从丰富生活、提升能力、服务群众三个维度发力,推动党建工作与作风建设深度融合,让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
以“健康生活”为媒,涵养清廉新风尚。针对乡镇干部常年扎根一线、工作压力大的实际,党支部坚持“以人为本”,着力破解干部业余生活单一难题。通过整合资源打造“职工活动角”,添置羽毛球拍、乒乓球桌、象棋等器材,让干部下班后有处去、有乐寻;组建羽毛球、乒乓球兴趣小组,定期开展友谊赛、棋艺切磋等活动,既缓解了工作疲劳,更让“八小时外”的时间远离应酬、回归健康。如今,运动场上的汗水、棋盘旁的欢笑,不仅拉近了干部距离,更在潜移默化中涵养了廉洁自律的工作作风,为作风建设注入“健康因子”。
以“干部课堂”为台,锤炼履职硬本领。“白天走村入户忙服务,晚上集中充电强本领”成为镇机关干部的日常。党支部创新开设“干部课堂”,每周三晚八点准时开课,把学习课堂变成能力提升的“练兵场”。课堂上,年轻干部走上讲台,围绕群众纠纷调解、政策落地堵点等“实战经验”分享心得,变“被动听”为“主动讲”;业务骨干、老党员轮流授课,聚焦应急处置、便民服务流程等实用技能传经送宝,让课程内容“接天线、接地气”。常态化的学习交流,不仅让干部们在“比学赶超”中提升了履职能力,更锻造了“求真务实、事争一流”的过硬作风。
以“为民实事”为尺,彰显党员真担当。“党建做得好不好,群众笑脸是答案。”党支部以“一名党员办一件好事、一个支部办十件实事”活动为载体,推动党员干部下沉村(社区)、扎根群众。通过走访调研、座谈倾听,收集到环境整治、养老服务、矛盾调解等群众诉求200余条,建立“需求清单”“任务清单”,实行销号管理;将办实事成效纳入党员评议、支部考核,确保“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截至目前,已累计为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428件,从修补村道到调解纠纷,从代办证件到清理垃圾,一件件实事让群众感受到了党建温度,也让“为民服务”的宗旨在基层落地生根。
下一步,巴庙镇机关党支部将持续深化作风建设,以更实举措激活党建动能,让每一名党员都成为一面旗帜,每一个支部都成为坚强堡垒,为乡镇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党建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