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乡镇动态

巴山镇:深化“陕农经”平台应用 全面提升农村“三资”管理效能

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简称“三资”)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物质基础。为规范管理、提质增效,巴山镇党委、政府以“陕农经”综合信息监管服务平台为核心抓手,着力推动“三资”管理向数字化、智能化、透明化转型,取得显著成效。

一是精准录入全覆盖,摸清集体“家底”。我镇将摸清家底作为首要任务,全面组织镇、村力量,对固定资产、经营性资产及土地、山林等资源性资产进行彻底梳理,并规范录入“陕农经”平台,建立详实的“资产卡片”和“资源卡片”。截至目前,全镇7个行政村(社区)已完成资产资源信息录入,实现了资产数量、位置、价值、使用状态及资源权属、面积、收益等信息的“一卡统览”和动态更新,为精细化管理奠定了坚实的数据基础。

二是智慧监管全过程,规范资金运行。依托“陕农经”平台的“银农直联”模块,我镇构建了“申请-审核-支付”全流程线上闭环管理机制。村级资金支出需经线上审批流程,由村级理事长、镇级分管领导在线复核并签字后,指令直达银行,资金从村账户直接划转至最终收款方,实现了“干部不经钱、会计不见钞”,有效压缩了中间环节,降低了资金风险。同时,所有支付信息与原始凭证电子化关联,做到了“审批留痕、支付留迹、全程可溯”。

三是线上管理全要素,防范资产风险。针对集体经济合同,我镇将其关键信息全面纳入“陕农经”平台进行统一管理。系统具备自动提醒功能,对合同到期、款项收付等关键节点进行预警,便于管理人员提前介入和动态监管,彻底告别了“合同沉睡”和历史遗留合同清理难的问题,有效防范了合同纠纷与集体资产流失风险,保障了集体经济组织的合法权益。

四是阳光公开全方位,保障群众权益。在做好传统村务公开栏公示的同时,我镇充分利用“陕农经”平台的数据优势,推行“线上+线下”双公开模式。村民可通过平台便捷查询本村“三资”状况、收支明细及项目进展,有效保障了群众对集体财务管理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增强了基层治理的透明度与公信力。

下一步,巴山镇将继续深化“陕农经”平台的功能应用与推广,探索更多智慧监管场景,不断巩固和提升农村“三资”管理成果,为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持久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