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镇巴县巴山镇,活跃着这样一群人,他们穿梭于大街小巷、田间地头,将群众的心声牢记心间,把为民办实事作为履职的核心,他们就是巴山镇人大代表。他们以实际行动践行“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庄严承诺,成为群众与政府间坚实的桥梁。
攻坚道路难题,铺就民生“幸福路”。道路状况一直是巴山镇群众关注的重点。宝山村至白腊园村过水路面因常年风吹雨打,路面坑洼较多,雨季积水随处可见,村民出行极为不便,还存在安全隐患。镇人大代表、宝山村党支部书记张正虎在走访中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主动担当。他多次实地勘察,详细记录路面破损情况,并广泛收集村民对道路修缮的意见。随后,积极联动镇政府相关部门递交项目申请,反复沟通协调修路事宜,推动制定适合本村实际的修路方案。在施工过程中,他还经常到现场监督,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如今,崭新平坦的道路让居民的出行难题迎刃而解,大家纷纷为人大代表点赞。
扮靓人居环境,绘就镇村“新画卷”。良好的人居环境是群众的热切期盼。镇人大代表谭详兵在日常走访时发现,集镇绿化栽植数量较少,夜晚出行路灯设备较差,影响居民生活和村容村貌。谭祥兵将这一问题作为重点议案提交至巴山镇人大。经过代表们的充分讨论和调研,鹿池集镇人居环境整治建设项目被纳入2025年度民生实事候选项目,并通过人大代表票决制,成为优先实施的项目。项目规划新建路灯30盏、对集镇绿化栽植本地树种500株,并完善配套设施。总投资20万元,受益1750余人。“等项目完工,我们晚上能跳广场舞,孩子也有了玩耍的地方!”居民李大姐对未来充满期待。
激活产业引擎,拓宽群众“致富路”。产业发展是乡村振兴的关键。立足巴山镇蚕桑产业传统优势,镇人大代表联络站创新推出“联络站+产业发展”模式,以鹿池村、松树村等5个村的蚕桑村集体项目为突破口,积极发挥人大代表示范引领作用。代表们主动联系县农技站,召开村组动员会,根据群众需求开展贴合蚕桑养殖的技能培训,从桑树种植的土壤改良、施肥技巧,到蚕茧养殖的温度控制、病害防治,再到市场销售渠道拓展,进行全方位、全链条的讲解指导。同时,代表们还积极对接收购公司,协商提供上门收购服务,解决企业的后顾之忧。在人大代表的推动下,巴山镇的蚕桑经济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群众通过发展产业实现增收致富,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
从道路修缮到环境整治,再到产业发展,巴山镇人大代表始终坚守在为民服务的第一线。他们深入基层,倾听群众呼声,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让群众真切感受到人大代表就在身边,让为民服务的温暖在巴山镇的每一个角落传递。未来,巴山镇人大代表将继续砥砺前行,在履职为民的道路上书写更加精彩的篇章,为建设美丽、幸福新巴山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