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洋街道工委紧扣《陕西省县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街道工作委员会工作条例》要求,以居民议事为支点、民生实事为核心、基层治理为抓手精准发力,将制度条文转化为惠民利民的生动实践,用扎实履职筑牢为民服务“连心桥”。
规范议事强根基,激活民主“新动能”。街道工委着力构建标准化居民议事体系,通过民主推荐、联合审查、党工委研究、三轮公示等严格程序,从村(社区)群众、社区工作者、企业人才中精心遴选65名议事代表,实现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关键领域全覆盖。同时,精心组织召开街道居民议事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审议街道年度工作报告,表决通过《议事规则》《民生实事票选制实施办法》,清晰界定提议、审议、表决等议事流程,让居民议事有章可循、有规可依,推动基层民主从“有形”向“有效”转变。
票选实事惠民生,凝聚发展“新合力”。坚持“群众点单、代表议单、街道办单”工作模式,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经多轮入户走访、意见征集、专家论证,从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中梳理出城市治理、环境整治等10个2025年度民生实事候选项目。在居民议事大会现场,通过无记名投票方式票选出8项重点民生实事并向社会公示,充分保障群众对公共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和决策权。为加速项目落地,街道联动议事代表、职能部门、施工单位形成监督合力,组织3轮专项视察,以精准民主监督推动4个项目提前完工,让群众切实感受到民主决策带来的实惠。
网格融合听民意,构建治理“新格局”。将65名议事代表全部分配至二级网格,化身“网格议事员”“法治宣传员”,依托“院坝议事会”载体,常态化开展“普法进万家”活动19场次,在宣传法律法规、收集立法建议的同时,搭建群众诉求快速响应通道。创新建立群众诉求“收分办”机制,对收集的诉求按“政策类、民生类、矛盾类”分类登记、精准分流、限时督办。借助议事代表“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通过上门谈心、邻里调解等方式成功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5件,形成“代表带头参与、群众主动配合、各方协同发力”的基层治理良好局面,以法治思维和民主方式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当前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