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巴县2016年上半年财政预算
执行情况的报告
——2016年8月29日在镇巴县十七届
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上
镇巴县财政局局长 张正银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我受县人民政府委托,向本次会议报告镇巴县2016年上半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请予审议。
一、上半年全县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一)一般公共预算执行情况。上半年,全县财政收入完成10279万元,占年度任务20300万元的50.6%, 较上年增长8.2%。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完成6897万元,占年度任务13600万元的50.7%,较上年增长10%。地方财政收入分部门完成情况:国税部门完成611万元,占年度任务1900万元的32.2%,同比增长3.2%;地税部门完成2902万元,占年度任务7280万元的39.9%,比上年同期下降3%;非税收入完成3384万元,占年度任务4420万元的76.6%,同比增长25.9%。
一般预算财政支出完成100080万元,占年度任务163171万元(含上级新增专项补助27380 万元)的61.3%,较上年增长15.7%,其中:县本级支出85797万元,占年度任务数143305 万元的59.9%,同比增长11%;镇级支出14283万元,占年度任务数19866万元的71.9%,同比增长54.6%。财政主要支出项目为:一般公共服务与安全支出14645万元,占预算的 66.8%;教育支出18441万元,占预算的58.5%;科技文化支出2015万元,占预算的53.1%;社 保与卫计支出31983万元,占预算的64.2%;节能环保与城乡社区支出5706万元,占预算的 81.3%;农林水事务支出19045万元,占预算的70%;交通、商业、国土、住房、粮储事务及其他支出等8245万元,占预算的37.6%。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上半年,全县政府性基金收入完成1143万元,占年度任务2569万元的44.5%,同比增长3.45倍;政府性基金支出完成1373万元,占年度任务3484万元的39.4%,同比增长1.56倍。
二、上半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狠抓财税收入,确保目标任务完成。受重点行业税收持续下滑、主体税种短收、政策性减税等多重因素影响,今年财政工作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面对错综复杂的经济形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会议进行安排部署,财政部门积极发挥统筹职能,采取多种措施加强与税务部门的协调,在各镇(办)、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上半年财政收入实现了“双过半”目标任务。一是开展工程项目涉税专项清理工作。5月下旬至6月底,县财政局、国税局、地税局组成了3个工作组,深入到各镇(办)、部门单位对项目建设税收缴纳情况进行了全面摸底排查,就项目建设相关税收及耕地占用税等入库进行督导检查,仅移民搬迁不动产实现税收督导入库1087万元。二是加强税收清欠工作力度。税务部门强化征管措施,全面落实清欠责任和清欠期限,将税收欠缴情况分类进行督导入库。对于政府主导建设的项目,财政加快资金执行进度,资金首先保证税收入库;对于社会投资建设的项目,强化与企业的沟通协调,及时引导企业足额缴纳税收,上半年累计清缴税收118万元。三是加强非税收入征管,助推双过半任务完成。将所有非税收入全额纳入预算,重点加强房屋出租等国有资产有偿使用、财政资金利息、车辆等国有资产处置收入征缴管理,今年清缴一次性非税收入1337万元,有力助推财政收入双过半。四是强化监督检查,凡是涉及财政投资项目在县域内实施的工程建设,必须见本县税务部门开具的发票,否则项目主管部门不得支付资金,严防税收流失。
(二)坚持统筹兼顾,重点领域保障有力。一是切实保障民生支出。财政支出重点向扶贫、教育、医疗计生、社会保障和就业、节能环保等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公共事业倾斜,上半年民生支出8.5亿元,占公共预算财政支出的85%。二是支持产业发展。积极统筹整合资金,支持县域经济发展,新增农林水预算支出2500万元,支持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城乡均衡发展;安排资金690万元,用于支持茶叶、生猪、魔芋、蔬菜等产业发展及新农村建设;安排专项资金780万元,用于项目前期费、工业突破发展、科技创新奖励,加大对招商引资、争取项目和政策的支持力度。三是支持重点项目建设。筹措资金2000多万元,支持黑虎梁游步道、李家坪河堤路、巴山广场、县中医院整体迁建、电影《风雨天池寺》拍摄、道路标识线、基层交警中队营房维修、廉政教育基地建设、县电影院改造、城区污水管网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翻板闸工程建设、河西路绿化等项目。四是将财力向镇村倾斜。在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把提高村干部待遇优先予以保障,新增支出1135万元,重点落实了村(社区)主要干部工资提标及办公经费,确保了村级组织正常运转,激发了基层干部工作活力。
(三)推进财政监管,提高财政管理效能。一是财政预决算信息公开全面推进。制定出台了《镇巴县财政预决算信息公开管理暂行办法》,实现了财政预决算信息公开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截止6月底,全县县级预算单位在县政府信息网站上全面公开了本部门预决算及“三公”经费预算等信息,同时建立了“三公”经费、会议费等支出月报制度。二是认真做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清查以及资产配置工作,制定出台了《镇巴县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配置管理办法》。强化国有资产管理,半年共处置国有资产206万元,处置收入24.3万元。2015年末全县210个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总额162153万元,与2014年末相比,资产总额增加37152万元,增长率29.72%;2015年末我县国有企业资产总额21983万元,负债总额16615万元,所有者权益总额5368万元。三是纳入国库支付单位150个,共建立核算账套7个,半年支付资金总量9.95亿元,其中:财政直接支付4.35亿元,财政授权支付5.6亿元。国库集中支付资金动态监控共拦截违反规定的支付业务223笔,其中退回147笔,解除监控并办理支付业务76笔。四是开展财政资金安全检查。对内部业务股室及财政专户管理情况进行重点核查;对外开展专项资金检查,完成了对县文广旅局、县人民医院等5个单位2015年度财政财务专项检查,对巩固退耕还林后续产业项目、科技推广项目、省级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少数民族发展项目等进行了初验,对20个镇(办)2015年社保资金收、支、结余情况及资金使用情况进行了专项检查。五是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为提高政府举债使用效率,防范和化解政府债务风险,制定了《镇巴县政府性债务管理办法》,建立了举借有度、管理有序、偿还有源、监管有力的债务管理长效机制。
(四)深化财政改革,提升财政运行质量。一是继续做好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工作,印发了《镇巴县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委托具有资质的中介评估机构对首批公开处置10辆公务用车进行评估,报废1辆,公开拍卖9辆,拍出7辆,成交金额24.3万元,溢价13%,流拍2辆;完成了第二批拟公开处置车辆准备工作。二是政府购买服务工作有序推进。制定出台了《政府购买服务工作项目绩效评估实施暂行办法》,今年将在社会服务、政府职能转变方面开展政府购买社会服务工作。三是积极做好“营改增”试点改革工作。根据省市要求,对我县营改增试点前税收征管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自查,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后,县地税局移交纳税人信息1048户,截至目前,县国税局营改增试点管户落实入机992户,营改增工作稳步推进。四是出台了11条措施强化政府采购资金管理,上半年完成政府采购项目226项,实现政府采购合同金额3532万元,节约资金453万元,节支率12.8%。五是开展工程预(决)算评审项目159个,送审资金26303万元,审定资金24933万元,审减1369万元,平均审减率为5.21%。
三、当前财政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上半年,我县地方财政收入虽然完成了“双过半”任务,但受宏观经济和我县支柱产业现状、县本级财力结构和财政支出实际需求的影响,预计完成全年财政收支目标任务十分艰难。一是财政收入形势严峻。从上半年地方财政收入结构看,税收收入增幅下行趋势明显,非税收入占比高达49.1%。今年来,由于重点项目一次性税收大幅度减少,重点行业煤炭业低位运行,新的支柱产业尚未形成,基础税源严重不足,财政收入增长乏力,完成“双过半”目标主要依靠非税收入清缴入库。二是实现财政预算平衡难度大。近年来,我县财政缺口逐年加大,经初步测算,2016年我县财力硬缺口将会超过1.2亿元。主要是落实乡镇工作补贴、职级职务并行、边远地区津补贴提标、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及住房补贴等各项政策性新增支出,以及陕南移民搬迁县级配套、精准扶贫、交通建设、生态环境治理等民生领域支出项目。从前期到上级财政部门对接的情况看,因受财政收入下降影响,今年均衡性转移支付等财力性增量非常有限,但是今年新增的支出需求较去年大幅增加,这将给今年的预算平衡带来巨大压力。
四、下半年财政工作重点
(一)促进财政增收,提升财政保障能力。一是进一步加强与税务部门、项目主管部门的协调沟通,分析预测收入形势,制定有效措施, 加强对重点企业、重点行业、重点项目的实时监控,确保重点税源税收及时入库。充分挖掘增收潜力,加大对小税种和非重点企业清缴入库力度,抓大不放小,做到应收尽收。同时,进一步规范非税收入管理,重点强化对国有资产出租、出售收入管理,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二是加大省市工作对接力度。面对今年严峻的财政收支形势,我们将继续把争跑上级财政支持作为一项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积极向省市汇报我县财政困难情况,加大一般性转移支付的争取力度,为县域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提供财力保障。同时,紧紧抓住下半年中省项目资金集中申报的有利时机,积极配合相关县直部门和各镇(办)做好项目筛选和申报工作,为明年项目资金争取打好工作基础,提升财政持续保障能力。
(二)严格控制支出,确保财政收支平衡。按照“有保有压”和“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促发展”的原则,优先确保人员工资、机关正常运转和扶贫、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重点支出需要,在确保财政预算收支平衡的基础上,加强项目支出管理,保障重点项目建设资金。继续落实厉行节约措施,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建立厉行节约长效机制。合理把握各项事业发展的节奏、速度,充分考虑财力承受能力,谨慎出台各项增支政策,严格预算执行,对于没有纳入预算的支出,除县委、县政府通过一事一议确定的项目外,原则上一概不予安排落实。从严控制预算追加,大力压缩一般性支出,严格执行公务接待标准,重点加强行政经费特别是“三公”经费等支出管理,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切实把有限的资金用在保民生、促发展上。
(三)深化财政改革,提升财政管理水平。一是全面实施零基预算和财政资金统筹使用改革,制定出台零基预算改革实施办法和财政资金统筹使用改革实施方案,修订完善财政结余结转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二是统筹整合各类财政存量资金,加快城乡一体化、新农村建设,着力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和农村公共服务条件,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三是开展建立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报告试点,摸清基本状况和运营情况,真实反映 “家底”,为决策提供重要参考依据。四是加强农村低保以及其他社会救助制度和精准扶贫政策之间的衔接,优化整合补助资金,健全各项社会救助体系。五是组建农业信贷担保公司,加快建立本级农业信贷担保公司,发挥公司在农业产业发展中的融资、担保功能,多渠道增加支农投入。六是完善农村信贷损失补偿机制,积极探索建立财政出资的涉农信贷风险补偿基金。
(四)加快预算执行,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一是尽快下达各类专项资金。接到上级专项指标后,积极协调项目主管部门,将资金及时分配下达到项目单位。二是督促单位加快项目建设和资金支付进度,及时审批单位用款计划,对专项资金用款计划做到文到即办、单到即审。三是加强预算执行进度监督管理。对重点项目资金预算执行进度进行全程监控、跟踪问效,确保预算执行进度与资金安全双保险。四是及早编制明年预算。进一步细化项目预算编制,不断提高项目预算的科学化精细化水平,从源头上提高预算执行效率。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虽然下半年财政工作面临空前压力和挑战,困难重重,但是我们有信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积极应对复杂经济形势,我们将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落实本次县人大常委会的审议意见,诚恳接受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指导和监督,主动作为,扎实工作,努力完成2016年财政预算及各项工作任务。